查看原文
其他

连吃鸡蛋都可能致癌了?真相是……

《新闻法治在线》每晚18:50分播出

4月17日天气:

(请滑动观看)

哈尔滨 多云转阵雨01/20℃;

加格达奇 小雨转多云 -09/05℃;

佳木斯 多云转小雨 04/23℃;

黑河 雨夹雪转中雪 -04/05℃;

齐齐哈尔 雨夹雪 0/13℃;

绥化 小雨 03/19℃;

大庆 小雨转多云 02/18℃

伊春 小雨转雨夹雪 -03/17℃;

鹤岗 多云转小雨 03/19℃;

鸡西 多云转阵雨 07/23℃;

牡丹江 多云转小雨 04/22℃;

双鸭山 晴转阵雨 05/24℃;

七台河 多云转阵雨 04/23℃;

绥芬河 多云转小雨 06/20℃

前不久,在朋友圈流传着一些关于“煮熟蛋黄上的青黑色膜能致癌”的说法,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,就连吃了这么多年鸡蛋的小编听说后,也瞪大了双眼。



那么究竟熟蛋黄上的那层“黑膜”是什么呢?它被食用后是否会真的致癌呢?



首先,我们需要知道的是,蛋黄中含有哪些物质和成分?


经过研究发现,蛋黄含有的主要成分中,蛋白质占17.5%,脂肪占32.5%,水占48%,矿物质占2%,蛋黄内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等微量元素。



而这些微量元素正是导致蛋黄煮熟后,表层变为青黑色的主要原因。研究表明,蛋黄中含有大量的磷、铁和卵磷脂。其中,铁元素就是导致煮熟蛋黄呈现出青黑色的“罪魁祸首”之一。


蛋清中的蛋白质普遍含有硫,物质都有一个变性过程,在这一过程中,硫与氢相遇,结合产生出了硫化氢。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,也是我们口中常说的“臭鸡蛋”的味道。


不过不用担心,一颗小小的鸡蛋里含有的硫化氢成分极少,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实质危害。



可是在煮鸡蛋时,根据受热原理,热量是由外进入到内的,因此,先发生变化的是蛋清,蛋清随着温度的升高,自身的溶解度不断降低,于是硫化氢就被迫进入到了蛋黄中。


同时发生变化的是蛋黄中的铁,铁在加热过程中,会从卵黄高磷蛋白中释放剥离出来。


就在蛋黄与蛋清的交界处,铁离子与硫化氢产生了化学反应,最终形成了硫化亚铁。


硫化亚铁在外观上呈灰绿色,所以蛋黄表层就有了青黑色。而鸡蛋煮得越久,这层绿色就会越深。



在真正了解了煮熟的蛋黄外缘青黑色层到底是什么物质后,想必大家更关心这种硫化亚铁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危害,或者说,是否像网络上流传的那样能够致癌。


专家表示,硫化亚铁本身无毒无害,而且不溶于水。在100克的鸡蛋中,仅含铁元素7毫克,根本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硫化亚铁,所以鸡蛋中的硫化亚铁只能用微量来形容,而且硫非常不利于被人体吸收,所以即便食用,基本也会随着人体的消化系统被代谢出去。


综合来看,食用煮熟后发青绿色的蛋黄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,更不会致癌。所以,请大家放心食用。


但凡提起癌症,

很多人都想到它是非常可怕的疾病。

那么它能不能预防呢?

以下七种不良生活习惯是

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,

需要格外引起重视。


第一种:吸烟

吸烟是引发癌症的最主要不良生活习惯。现在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,但一辈子抽烟的人,1/3活不过65岁。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,有专家研究发现,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-20倍,喉癌高6-10倍,食管癌高4-10倍,胰腺癌高2-3倍,膀胱癌高3倍,血癌危险性增加1.78倍。另外,吸烟也会导致肝癌。可见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可谓是无孔不入,稍有疏忽,就会惹祸上身。



第二种:肥胖

在过去十年中,肥胖与癌症相关的证据在不断加强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研究表明,肥胖与乳腺癌(绝经后)、结直肠癌、子宫内膜癌、食管腺癌、胆囊癌、肾癌、肝癌、脑膜瘤、多发性骨髓瘤、卵巢癌、胰腺癌、胃(贲门)癌、甲状腺癌等13种癌症有密切关系。


衡量肥胖的标准有很多,最常用的是BMI,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(kg/m2),我国人群的标准BMI范围是在18.5-24之间,24-28之间为超重,超过28则为肥胖。从防癌的角度上来看,体重在标准范围之内尽量瘦。因为对某些类型的肿瘤而言,即使在所谓的“健康范围”之内,发生肿瘤的风险也随着体脂的升高而升高。而儿童时期的超重和肥胖很可能会持续到成人之后,因此对于健康体重的保持需要“从娃娃抓起”。


第三种:缺乏运动

运动与体重指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,同经常运动的人相比,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变胖,新陈代谢缓慢,免疫力低,更容易生病,而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。


正确情况下,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保证60分钟以上的中强度运动,成年人每周要保证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外,还要加强平衡、防跌倒能力和肌肉力量的锻炼,才能保证健康。那挑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比较好呢?我们建议只要是强度和时间达标,任意适合自己的运动都可以。慢跑、骑车、游泳、羽毛球、跳舞等都可以是不错的选择。


第四种:饮酒

从癌症预防的角度来说,最好滴酒不沾!酒精1988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I类致癌物质。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会升高口咽、喉、食管(鳞)、胃、肝、结直肠、乳腺发生癌症的风险,还有部分研究显示酒精还可能导致肺癌、胰腺癌和皮肤癌。


另外,喝酒脸红并不是代表酒量好,恰恰是人体携带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,乙醛转化障碍的危险表现,更应限制饮酒。喝酒还能增加女性雌激素水平,增加罹患乳腺癌风险,这也就是在乳腺癌患者当中主张“禁酒”而不是“限酒”的原因。


第五种:熬夜,生活不规律


有研究发现,经常熬夜,生活不规律,会增加风险的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、肺癌、结直肠癌、前列腺癌、胰腺癌、肝癌、卵巢癌等几乎所有癌症类型。另外,经常熬夜除了让患癌风险提高,还会让癌症更加难以控制,耐药性更强,使患者寿命更短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真正会致癌的是生物钟紊乱,并非单纯的熬夜。即作息不规律,今天晚上10点睡,明天凌晨4点睡,这样频繁的改变生活和睡眠节奏,使生物钟混乱到“不知所措”,这样长期混乱的生物钟才是导致患癌风险提高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
第六种:蔬果摄入过少

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,增加日常果蔬摄入可以降低诸如口腔、鼻咽、食管、肺、胃和结直肠的肿瘤发病风险。


首先这些食物当中富含膳食纤维,膳食纤维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产生有益的短链脂肪酸,抑制肠癌细胞增殖;同时这些食物中富含胡萝卜素、维生素A/C/E、硒、酚酸类、黄酮类、硫甙类化合物,通过抗氧化等途径,具有潜在的预防细胞突变作用。


第七种:红肉摄入过多

红肉指的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肉,常见的主要是猪牛羊肉,每周推荐的摄入量为350-500克熟肉。



为什么多吃红肉不好呢?研究显示食用过多的红肉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,每日每增加100g红肉,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上升12%。一方面在高蛋白高脂肪红肉烹调的时候大多会采用煎、烤等高温烹调方式,这过程中就会产生杂环胺、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。同时,红肉当中富含的血红素铁会通过刺激亚硝基化合物的内生形成,促进结直肠的癌变。


热点追踪




来源:江苏新闻广播、科普中国—科学原理一点通

向原创致敬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


责   编:王梦雅

统   筹:杜贵波  宋毅君   崔   跃

监   制:赵国辉 

总监制:关   中

《新闻法治在线》热线:0451-82890000


•更多热文•

点击小花不要错过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